由于多的油流過軸承而引起的湍流增加,這在油中產生了額外的氣泡,并減少了潤滑效率和油的使用壽命。
考慮到這些問題,1995年,一個帶頭的工業供應商與芬蘭坦佩雷技能大學啟動了一個聯合項目,旨在模擬和研究潤滑系統中油的流動特性。該項目的結果使人們對石油循環問題有了新的認識,并產生了設備。
目標
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開發一種干稀油潤滑系統,以解決影響現有干稀油潤滑系統的主要問題在于:
有成效地利用機油
除去油中的水
除去油中的泡沫和空氣
減少能源和冷卻水消耗
研究的一個階段分析了傳統油箱的工作方式。然后將所得信息用于開發有成效的構造模型,以改變問題區域。
油箱效率
傳統的矩形油箱的尺寸是基于30分鐘的保留時間,假設油從回油口平穩地移動到泵送區域,而流量則由油箱的中間壁控制。
為了驗證該理論,創建并測試了基于粒子向量的計算機仿真。令人驚訝的是,調查清楚地表明,只有30%到50%的機油能夠順暢地循環,其余的機油緩慢移動或在油箱中保持靜止。
顯示了油箱左端的回油口,紅色和白色表示油箱下方的油流相對較快。